3月25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在临城新区的甬东河和甬庆河河岸开展了“剿灭劣V类水”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查看水质情况,水体采样,河岸河道垃圾清理,排污情况的调查以及对附近居民进行民意调查。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众所周知,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
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核心,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可治理自来水、江水、河水等水流的污染问题。
志愿者们在不同地方对河水进行采集,而后,志愿者们对周边的居民进行了随机采访,具体了解关于河道污水处理以及河边垃圾清理的详细情况。

通过采访,志愿者得知甬东河污水治理已经有五六年了,清洁工人每天早上六点半都要开船在河道中打捞垃圾。志愿者还了解到前期甬庆河在施工,尽管已经进行了拦网、安装净水器等措施但水质还是还是受到了影响。志愿者还与正在河中工作的老伯进行了交流,并做详细了记录。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举措的深入人心,河道垃圾、污水清理改善工作相比往年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在甬庆河附近志愿者采访了一名正在垃圾捕捞的清洁工人,因为甬庆河一片是工业区,工业污染比较严重。不过经过了这三四年的治理,垃圾明显减少了,河水也变得清澈了不少。

浙江海洋大学的同学们作为该河道的“民间河长”,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所保护河流巡视一番,对河道清洁进行巡查,更是向居民宣传“五水共治”和“剿灭劣V类水”的环境保护理念。清清门前河,它不仅属于这个城市,更属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
“治水”为了大家,“护水”要靠大家!期待着更多的志愿者们加入到保护甬东河和甬庆河的队伍中来!最后,我们也希望所有的污水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浙海大校青志供稿)